二战后,出现了两次非常大规模的国家解体,分别是上世纪90年代的苏联解体和南斯拉夫解体,当然这里要说一下,英国和法国殖民体系的瓦解,并不是国家的解体。
苏联解体和南斯拉夫解体,从本质上看,方向是相反的,苏联解体是苏联的主体俄罗斯联邦带动全面解体,而南斯拉夫解体是围绕两个非主体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谋求独立,作为主体的塞尔维亚试图维护联盟而展开的。
对比南斯拉夫,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如果俄罗斯人想要维护联盟,大概率苏联是得以保存的,最多会失去波罗的海三国,其余国家还是得以留在新联盟,但是作为苏联当时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选择第二个宣布独立,注意此时,有严重独立倾向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只有立陶宛宣布独立。
展开剩余82%南斯拉夫的各个共和国间实力差,远远没有苏联的大,南斯拉夫的各个组成部分间,更应该属于是联合,因此,塞尔维亚人捍卫联盟,需要付出的是战争的代价,即便这样也没有保住联盟,变成了一个完全内陆小国。
苏联的情况则不同,俄罗斯联邦有苏联一半以上的人口,三分之二的土地,俄罗斯完全碾压其余十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老大哥”地位,在苏联内部从来都没有遇到过挑战。俄罗斯带头独立,使得苏联无论如何变化,最后的结局都是解体。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人为何要自断手臂呢?
迫切想甩掉包袱
地盘和人口有时候是优势,有时候则是累赘。苏联强大时,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收入囊中,衰败时,则是希望甩掉包袱。在整个联盟中,俄罗斯族是主体民族,俄罗斯联邦是主体部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做的贡献是最大的。他们获得的财富就要通过联盟内部调节,给其他加盟共和国,比如中亚五国。俄罗斯联邦用自己的净利润来补贴经济实力差的共和国,这让俄罗斯感觉到了吃亏。
这一点和现在法国的情况有点类似,法国的前殖民地比如法属圭亚那,无论如何就是不独立,不独立就可以获得法国的补贴,独立则容易变成一个不发达的国家,所以,法属圭亚那人坚决不独立。不独立的殖民地实质上“殖民”了它们的宗主国。苏联为了扩充地盘合并了也包括吞并了加盟共和国,这对于苏联来说,在强大时,就是如虎添翼,在衰落时,就是妥妥的包袱。从甩掉包袱的角度,俄罗斯人不想要原来的联盟,害怕新的国家会崩溃。
俄罗斯虽然不想要过去的大联盟,但是非常希望保留俄罗斯、乌克兰和白罗斯的东斯拉夫小联盟,但是乌克兰不想继续结盟,所以苏联只能彻底解体。
向西方人妥协
苏联曾经和美欧西方国家长期对抗,只有苏联彻底的衰落,美欧才会停手,这是当时俄罗斯联邦的一些亲西方势力的想法。
美苏争霸时期,西欧那些国家其实是挺害怕苏联的,如果苏联应推过去,恐怕德国和法国是抵挡不住的,因此,美国人依靠西欧国家的恐慌,构筑了亲美的军事组织北约,苏联也没闲着,成立了华约。华约虽然也有几个国家,但都是配角,苏联的军事是其中的绝对力量。
苏联解体前,华约早已解散,原来的东欧国家基本都投靠了美西国家,欧洲的所谓防御圈进一步扩大,但是如果苏联仍然存在,一旦东山再起,仍旧是欧洲的威胁。
这里还要说一下,苏联内部的一些人事实上已经和美国和西欧勾结在一起,希望终结苏联。也可以说,苏联经历了“和平演变”。这些人掌控了俄罗斯联邦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关键位置,他们不能也不敢得罪西方人,只能选择“断腕自保”。
乌克兰的离开
在苏联面临解体危机时,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外,俄罗斯人基本是可以说动除了乌克兰以外的其他加盟共和国联合在一起的,甚至要签订新的盟约。乌克兰不同意,让新的联盟无法形成。作为苏联实力排在第二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的地位不言而喻,加之与俄罗斯、白罗斯同为东斯拉夫民族,与之关系更亲近。乌克兰的拒绝,让俄罗斯人很难办,失去了兄弟,失去了粮仓,也失去了黑海良好的港口。
领导人能力不够
几个不同区域甚至国家捏合在一起,需要机遇,更需要一个足够份量的人,苏联能够在欧洲复杂的环境中立国,和前几代领导人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想想苏俄面对的包围,还有二战期间纳粹对苏联的进攻,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人是无法实现逆风翻盘的。
苏联解体,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无能有很大关系,手中掌控中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却被迫下台,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俄罗斯联邦的领导人其实也很一般,属于典型的投机者,抓住机会,取得了对俄罗斯联邦的控制权。俄罗斯联邦独立后,他们的领导人表现并不好,国家诸多方面都遭受严重的影响。这些的领导人,很难将已经离心离德的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聚拢在一起。能够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苏联宪法规定
苏联宪法规定“各加盟共和国主权独立,均可退出联盟”。这其实为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苏联强盛的时候,没有哪个加盟共和国提出独立,即便有人敢出来独立,也会被分分钟解决掉。这说明,所谓退出条款,只是加盟共和国想离开苏联的理由,当联盟上层没有办法维持联盟时,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就变得理所当然。
俄罗斯联邦作为其中的加盟共和国,在法理上和其他加盟共和国是平等的,没有资格要求其他加盟共和国重新组成联盟,过于强硬,就有类似于吞并和合并的意思。当然,还有类似于南斯拉夫解体前出现的内战。显然,当时的俄罗斯联邦,还不具备打一场大仗的实力,看看后来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打的都很费劲,如果打一场全面的内战,俄罗斯没有实力进行。
如果苏联爆发全面内战将是可怕的,全世界都会害怕,苏联的地盘太大了,战争影响外溢的风险,会让欧美列强想办法制止苏联发生大规模战争,以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欧美列强希望苏联倒下,但不希望苏联带着问题导向,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平解体。和平解体,苏联新的继承国实力将会大幅度缩小,后来的俄罗斯其实已经变成了二流国家。
苏联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在当时拥有不可战胜的实力,但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它是被自己人弄垮的。今天的俄罗斯,早已不负当年。
发布于:黑龙江省辉煌配资-全国十大正规配资-配资企业排名前十-炒股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