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二野参谋长李达,在野战军内威望很高,建国后无可争议地获得了上将军衔。但1955年9月的授衔现场,李达将军心里却多少有一点落寞,他十分怀念逝去的好战友。
在二野主要将领中,李达的出身似乎有些“另类”,他没有什么人脉,完全是凭真本事赢得同事敬重。众所周知,二野大军由抗战时的八路军129师演变而来,再往前追溯,部队主体为红军时期的四方面军。李达可不是四方面军出来的,而是红二方面军干部,曾任红二军团参谋长、方面军参谋长,直接辅佐贺老总。
但李达早年参加革命时,又并非贺龙的部下:1931年李达跟随赵博生、季振同、董振堂等将领,发动了著名的宁都起义。李达在旧军队资历有限,事后他出任红五军团连长,实事求是地讲,并不能算是宁都起义、红五军团的主要领导者。
展开剩余70%这也正是建国后全军授衔,李达上将感伤的原因。他昔日的上级们,无缘新中国军队授衔。宁都起义动员了1.7万名官兵,为壮大红军队伍贡献了巨大力量,这场起义的参与人数,在红军时期仅次于八一南昌起义,非常厉害。
然而二十多年来,宁都起义涌现的著名将领,因各种原因大多不在人世了。李达这个当年的连级干部,竟然成为宁都起义的最佳代表,获得了上将军衔。想起那些早早牺牲的老战友,他心里难免涌起难过之情。
赵博生和董振堂,都是在红军时不幸阵亡的;尤其董振堂,作为红五军团长牺牲在1937年西征过程中,非常壮烈。而季振同、黄中岳则是因为内部原因,很遗憾地被错误处决,建国后又获得平反、恢复名誉。
受西路军事件影响,加上之前长征过程中的损耗减员,没有多少老宁都起义干部幸存了。除李达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孙毅中将、孙继先中将、王秉璋中将等人。宁都起义将领中,1955年军衔最高的,就是李达同志。
宁都起义的影响力,总体来看不如著名的三大起义,如今被提得也比较少。除了主要将领后来多数牺牲的原因外,也还有一些客观因素。重要的红色起义,大多发生在建军初期的1927-1929年,容易出现大的“山头”。
宁都起义则是1931年才发动的,时间比较晚,红军整体上已经有一定力量与核心架构了;加上领导宁都起义的重要干部,大部分是国民党阵营过来的,在时代背景下受到错误猜忌、排斥,影响了后续发展。
不管怎样,宁都起义的贡献毋庸置疑。李达同志晚年,多次回忆宁都起义时的老领导、老战友们,说他们对红军和新中国,立下了重要功劳。他特别为红五军团长董振堂将军感到惋惜,每每流下热泪。确实如此,按照军事才能和过往战功,董振堂若没有在1937年高台之战牺牲,坚持到1955年授衔,是完全有可能代表宁都起义和红五军团,被评为开国大将的。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布于:山东省辉煌配资-全国十大正规配资-配资企业排名前十-炒股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